引言

周恩來是新中國的政治家外交家有[人民總理]的稱號我想知道他的生平事蹟,他對中國有甚麼貢獻,他獲得的個人評價。

 

生平事蹟

童年

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城內。1910年春,周恩來隨伯父來到東北學習,先在鐵嶺銀崗書院,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少年

1917年赴日本學習至1919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特從日本趕回天津。

青年

1920年至1924年先後去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在旅歐的中國學生和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對早期的建黨、建團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8月從巴黎回國,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

中年

1931年底,周恩來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一方面軍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恩來一直任國務院總理。親自主持制訂和組織實施幾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

1949年-1958年間周恩來還兼任外交部長,參與制定和執行重大的外交決策。韓戰時期,他領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的停戰談判工作。1953年12月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了作為國與國關係準則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晚年

1966-1976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周恩來儘力利用各種渠道從不同的方面去減少動亂帶來的影響,被江青等人稱為「滅火隊長」。周恩來支持了毛澤東對劉少奇的迫害,但也在毛澤東的默許下,保護了部分受衝擊的黨內外著名人士。文革末期,周恩來重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對於復出後的鄧小平給予大力的支持。

1972年2月,周恩來同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鬆會談,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9月,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會談,簽署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患病以後,一直堅持工作。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返回

 

個人評價

周恩來和毛澤東的合作關係維持了整整四十年,卻共同在20世紀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一對相輔相成的政治搭檔,毛主要扮演"掌舵"的精神領袖的角色,周則扮演小心翼翼的執行者,是內政外交的大管家。

周恩來憑藉其獨特的政治智慧,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人中唯一一直屹立不倒的核心政治人物,歷時超過半個世紀。

中國大陸有許多人認為周恩來有「偉大人格魅力、瀟灑從容的儀態、處事風范」。很多80年代後出生的新一代中國人將其視為「完美」和「最高尚」的代名詞。在中國民間,周恩來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形象和崇高的聲望。

正面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回憶錄《領導人》中,評價周恩來是「我們時代最有造詣的外交家之一」、「我所認識的最有天賦的人物之一」,「一座冰層覆蓋著的火山」。他還說:「中國如果沒有毛澤東,就可能不會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沒有周恩來,就會燒成灰燼。」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許多黨外人士說,我們是認識周恩來才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相信周恩來才相信中國共產黨的。

 

負面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的阮銘1994年在《旋轉舞臺上的周恩來》中寫道:「在查證『四人幫』的罪行中,發現那些文革中慘遭迫害的冤案,在逮捕令上幾乎都是周恩來的簽名,包括逮捕他自己的乾女兒孫維世。」

唐德剛說,毛想殺人,周恩來就甘願當殺人兇手。在林彪事件中,周恩來再次扮演「為主席分憂」的忠臣角色……直到讓林彪一家死得屍骨無存且不明不白。在毛、林衝突中,周再次充當了毛的幫兇,正如倒高饒(高崗、饒漱石)、倒彭德懷、倒劉(少奇)、鄧(小平)、陶(鑄)……一樣。

返回

 

相片

青年時的周恩來(1917年)

1954年日內瓦會議

1972年周恩來和尼克松

1975年在四屆人大一次會議

返回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新華網 -周恩來>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7/content_693716.htm

本網頁只作非商業用途,無意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等。

使用文字及圖片已盡力註明出處。如有遺漏,懇請見諒。

 

我的感想

我覺得這次的網頁設計令我獲得了許多有關周恩來的資料.

製作人 : 曾英傑 (6E)

 


聯終方法

坪石天主教小學
地址: 九龍清水灣道 10號
電話: 23212988
傳真: 23260950
電郵: psec@psec.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