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生長在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的東漢末年,自幼失去父母,由叔父撫養成人。

     十餘歲時,隨叔父南遷豫章,不久前往襄陽。叔父病逝後,隱居襄陽附近的隆中,躬耕壟畝,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跨有荊、益,聯吳抗曹的策略,幫助劉備取得荊、益,與魏、吳三分天下。 劉備稱帝於成都,建立蜀漢政權,以諸葛亮爲丞相。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修整法度,平定南中,北伐曹魏,以興復漢室爲己任。

 

     第五次北伐時,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郿縣西南)。

 

     諸葛亮忠貞不渝、爲政清廉、公正不阿、鞠躬盡瘁,其道德風範和光輝業績一直爲後人所景仰和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