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

演員感想

(1) 練偉華 (奸臣、士兵、編劇、導演)

我們做這個話劇的原因是,要別人知道屈原是那麼多愛國,到死前的那一刻都還在思念國家,我們還希望大家都能像屈原一樣擁有這種愛國精神。

由於第一次的劇本寫得不太好,加上沒有足夠時間綵排,所以要把舊劇本重新修改。我們參考了老師的意見,當日更把劇本改好。劇本修改後,我們就立刻把新的劇本派給演員熟讀。

除此之外,我們也分工合作做了一些道具,這也是多得老師從旁指導。到了放學後,我們只有不到六十分鐘的時間排練、搬道具、換戲服.......排練時有些演員只顧嬉戲,不聽指揮,但到正式錄影時,卻很認真,最後都可以成功錄影。

經過這次演出,令我知道要成功錄影,就要很清楚了解故事的內容;另外,分工合作、認真演出都非常重要。我今次演出不是主角,而是奸臣和士兵,但我知道表演場上的每一個演員都有自己本身的工作。所以我在演出時,都很用心。

(2) 蘇詩雅 (旁白、編劇)

這次的話劇是十分辛苦的,有幾位同學答應幫忙,當我道出她們不能選擇角色時,她們卻不高興!幸好最後都願意演出。另外,我很怕演員人數不足夠!有兩三個同學是出了場再出的,但也沒辦法了.....

有一次,我跟媽媽說:我要演話劇了!我媽興奮極了!她問:你做什麼角色?我說:旁白!我媽很不高興:做旁白!?沒出色!但是我想:旁白有什麼不好?不用出鏡,不用背劇本,在所有人之中,最輕鬆的就是我了!多好!

而這個話劇整體來講應該是幾好吧,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參加的!

(3) 符傳立 (奸臣、士兵、導演)

我地呢個話劇是為了歌頌屈原有多偉大,我地本來有一個很搞笑的戲本,但到了拍攝的前一天才發現這一個劇本有很大的問題:太粗俗了。我們只好重新編過。我本來扮演張三、李四,後來改為扮演奸臣和將軍。劇中兩軍對陣的打鬥場面是由我設計的,我地在禮堂後面一邊練習一邊設計對白,我覺得我和吳凱達的對白很搞笑。在拍攝時,最麻煩的是中途多次叫停,不過之後的進度都算很快,一路都很順利,而最開心的是剛剛拍完那種滿足感。

(4) 吳偉良 (屈原)

透過這次話劇比賽,我學到了很多做話劇的知識。這次的話劇比賽有份演出的同學都十分認真。老師也十分辛苦,因為他要幫我們去找戲服和修改劇本。我覺得這次的話劇比賽十分好玩,但因為我是第一次參加話劇,所以也遇上了一些困難,例如不大熟悉劇本、不大懂得做表情等。

(5) 余漢輝 (士兵、老魚翁)

我好多謝我們的老師,雖然兩個角色好像沒甚麼出色同特別,但我都好努力咁做。在兩個角色中我學到好多野。例如:怎樣同人相處、怎樣分工合作.......只要做得好,人地自自然然會留意,無需理會角色係唔係主角,做好本份就行了。

有時要記熟對白亦不容易,好像老魚翁有一句本來係咁講:「既然係咁,你做乜唔同流合污啊?真係自己拿來的。」我途中唔記得,我就改成為,「既然係咁,你做乜唔同流合污啊,真係........」扮演這些角色令到我大膽左、開心左,同同學相處都好左。只要開心,其實邊個做咩角色都唔重要。

(6) 曾子陞 (楚王)

我覺得楚王頂帽唔係幾好,佢D衫都唔係幾靚,個人又「笨」,佢只係信埋D小人講,D台詞又多,其他人就好小,點解場場都有我份?而吳凱達就得兩句台詞,真係冇人性!仲有,點解秦國D士兵一個都唔死,而楚國就全軍覆沒?

(7) 章嘉文 (宮女)


唔錯,這套劇,既有D好笑,又滿有教育意義,可以介紹到關於端午節0既內容,例如:龍舟,粽子(上面呀!),紀念屈原0既死……雖然我只係一個小小的宮女甲和幫手做雜務------[即係K叻啡],但我都覺得唔錯!{圖是自制的}

(8) 王家欣 (宮女)

人地叫我來,我便來了,一點也不覺得辛苦。雖然我只演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小宮女,但可以幫助大家完成這個話劇,我覺得很開心和榮幸,而且,拍攝這個話劇,我可以學習到關於屈原愛國精神和事蹟。

這次的話劇道具精美,劇中的扇做得很逼真,這兩把扇是我班的一位男同學製作的,他叫練偉華。另外,我地拍攝既速度很快,唔計第一次綵排,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拍完了。

(9) 陳彥霖 (士兵)

我最欣賞的是那場打鬥場面,因為很剌激。這個故事很有意義,楚王被騙,教訓我們不要聽信奸人講野,另外,不信任忠心的人會令國家滅亡。我又覺得綵排很辛苦,因為要不斷練習。而最開心的是可以一齊做野,同心協力的感覺真好。

(10) 姚雄傑 (士兵)

我演的角色很易做,冇乜難度。最欣賞的是可以增進同學的感情。

(11) 張嘉傑 (士兵)

我覺得d道具幾唔靚,劇服好求其,得好少野。人物性格幾差,武器太少,整到我只能搖旗,很慘啊!不過旁白的聲音夠大,而全部人都拍得唔錯。我最開心的是可以出場。

(12) 余漢雄 (士兵)

我話今次既劇團好有趣,令我有一個難忘的回憶,我地雖然有好多唔識或者唔明白,但是都勇於問老師。我要多謝6B班有份演出的同學,仲有學校D古代服裝和武器。多謝!^_^>_<

(13) 吳凱達 (將軍)

我演的角色很容易做,雖然拍了很多次,過程很辛苦,不過我和同學也很開心。次話劇有些道具是我造的,例如將一些舊海報卷起來造成劍,不過到真正拍攝時又用了很多學校造的道具。由放學三時開始到五時左右才拍完,不過有些同學當我離開時還在拍緊!

(14) 葉惠仁 (士兵)

這個話劇教訓我們要忠於國家。我覺得演戲很好玩,而扮士兵又很剌激,因為可和別人打鬥。另外,我又學會學習別人的相處,例如在演出時,一定要大聲。如果下次有機會演出,我一定會再參加的。

(15) 香佩賢 (平民百姓)

這次活動那麼順利,只拍了一兩次就成功,都是因為同學們合作和老師的指導。在話劇中,我學會懂了很多東西,例如怎樣跟別人相處和別人合作。另外,我發現造道具很不容易,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將道具弄爛。

(16) 王婉儀 (平民百姓)

我覺得演這個話劇不但有教育意義,還令我更了解團結的精神。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角色,但每一個人都是全心全意做到最好!只是用了半天去彩排,就可以做出一個話劇來,是很不錯的。不過,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編劇和導演的分配,是不可能得到這樣美好的成果的∼

我覺得這次的戲服還好,很切合故事的時代背景。我很欣賞我們製作的道具。宮女手上的扇子、士兵手上的劍都是用一張一張大Paper造成的!我就覺得可以廢物利用是很好的!

(17) 王曉敏 (平民百姓)

起初說要演話劇時,我真是興奮極了。因為我最喜歡演戲的,而且劇本是我們一起創作出來的。但可惜我們所創作出來的那份劇本,不太符合我們那話劇的主題。所以我們便要把我們那辛辛苦苦創作的那份劇本改頭換面了!那時真有點灰心。幸好,當我們改完那劇本之後,發現新的劇本比起原本的那個好了很多!

但這問題解決後,又有另一個問題要解決,就是分配角色的問題了。我們就是因為這件事,而吵架了。那時,真是很不開心,還不太想在演下去。不過,到了最後,我們都能和好如初。

這一次比賽,如果我們能夠勝利的話,那麼我們不但可以為校增光,而且還會令我們有很大的成就感!所以我很希望今次演出能夠得到勝利,但如是落敗的話,也不要緊,因為我們是有付出努力的,只要盡了全力,那便問心無愧了。還要計較勝利或是落敗嗎?

(18)張凱琪(平民百姓)

這個話劇,不但富有教育意義,而且又能夠完整地表達出屈原愛國的精神,真是很好啊!雖然我在劇中只是擔任「百姓」這個角色,但是,我仍然演得開心。在綵排的時候,所有同學都用盡心機去排練,務求做到最好。

我們之間雖然曾經有少少爭執,但最後也和解了。不過,經過這次演出之後,令我和同學的感情增進了一大步,還可以讓我感受到同心協力的感覺。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再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