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故事大綱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他主張改革,早期獲得楚王的信任。但他開罪了很多小人,而他又不肯同流合污,結果經常被人排擠。秦國收買了楚王身邊的小人,要楚國取消與齊國的盟,改與秦國結盟。屈原因為主張與齊國結盟,而被楚王放逐。後來,秦國引誘了楚王去秦國會盟,結果楚王被秦國囚禁。秦國乘機侵略楚國。楚國的郢都被秦軍攻破。楚國幾乎亡國。屈原不忍心見倒國家淪亡,投江自殺,以身殉國。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就在每年的端午節食粽子和扒龍舟。

故事的教育意義

屈原愛國家,在受到排擠和放逐時,依然志向堅定,至死仍然思念國家,他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資料

羽人編著,香港版選訂陳耀南博士,1994,《中國文代五千年1(史前至戰國時期)》,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